万玮校长的《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一书,是他近些年来给家长所做的各种演讲的汇编。二十多篇讲稿讨论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少话题都是当下的家长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读来非常有共鸣。
我很认同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这句话:“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踏入生活之河而毫无惧色。”下面就结合这句话,谈一谈我的一些读书感悟。
一
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是好的教育呢?在杨绛先生眼中,“‘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学习是人的一种天性和本能,好的教育不是对孩子的学习行为横加干涉,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而是呵护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和动力,让学习成为孩子自觉自愿的行为,让孩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乐此不疲。
2017年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独特的个性特质和各不相同的兴趣爱好,好的教育不是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构建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为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成长提供最适切的教育资源,让鱼儿在水中穿梭,让鸟儿在天空翱翔,让狮子在陆地上奔跑,让企鹅在冰雪中嬉闹……让独具特色的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各得其所,美美与共。
好的教育,是关乎长远、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的时候,教育者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和能力,才能够让他们拥有更加幸福和成功的人生,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教育者应更加关心孩子在学校里应该具备怎样的潜能和创造性,才能够让他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既能拥抱和接受各种不确定性,也能把握住变化之中那些具有稳定特质的因素。
好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要素所构成的一个体系。这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缺位或出现故障,都会影响到教育体系的完备,让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三个要素之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以及所营造的教育氛围,对孩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校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沃土,但总体来看,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课程原本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最为重要的产品、最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但在互联网日益普及、智能设备唾手可得的当下,孩子们利用这些手段所能获得的课程资源有可能远远超出学校所能供给的;教师原本是学习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学习方法的主要引导者,现在有了互联网,孩子可以找到更好的名师,更便捷的学习路径。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来到学校,课程和教师可能还不是关键的原因,而是因为有同伴。同伴之间的互相启发和交流,在提升他们的学习智慧、促进情感体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在学生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中,社会教育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问题是,当下的社会,各种竞争的场景、各种利益的交织,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更多生活的不易、竞争的残酷和工作的艰辛,也让他们对如何走入社会充满了焦虑和担忧。
二
怎样才能让孩子踏入生活之河而毫无惧色?
怀特海讲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我们都知道,给学生讲再多的游泳知识,如果不让孩子进入到泳池里亲身体验,他无论如何是学不会游泳的。要让孩子踏入生活之河而毫无惧色,关键就是让孩子的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建立起连接,把学习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融为一体。
习惯的养成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生活习惯又是重中之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突显的也是人生活习惯的养成。孩子诞生于家庭,在家庭环境中学会生活,然后将这些生活的习惯和技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路上。问题是,现在有很多家庭,在努力隔绝孩子和生活的联系,极力鼓励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希望孩子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升学、用在考出漂亮的分数上。家庭中各种生活事物都不让孩子触碰,更别说让孩子了解社会生活了。很多孩子经历了学科学习的层层“闯关”,大学毕业之后找寻工作,往往因为缺乏实践经历而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往往因为没有生活经验而备受打击,需要重新“回炉”,走了一段成长的弯路,这其中的经验教训很多,但很少引发家长们的深度思考。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重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学习,让孩子通过间接经验的学习了解人类创设的各种文化符号和社会规则,通过直接经验的学习熟悉这些文化符号和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体现知识价值的过程。义务教育“双新”课改,有三个重要的改革理念:一是课程建设从原来的学科逻辑转向学生的生活逻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建设和开发课程;二是更加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强调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孩子学以致用;三是突出核心素养的培育,将目光聚焦在那些和现实生活具有密切联系、能够有利于知识迁移并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的大概念上,为孩子更好地走向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上述三大理念,非常鲜明地提出教育与孩子的生活、与当下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未来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之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就是以为当下的教育,仍然是强调学科逻辑,仍然是闭门造车,关注的是那些零碎知识的背诵和记忆,已经与社会生活之间产生了严重脱节。
三
那么,该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呢?
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和科学的产生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闲暇、自由、好奇心。再看看孩子们当下的学习和生活,每天学习任务安排得满满的,不少孩子除了上课就是刷题,起早贪黑,每天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有多少自己想干的事情可以去做? 还有没有遇到陌生的事物而产生怦然心动的好奇心?
一些家长,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无所事事”的孩子。他们每天紧盯着孩子的学习,一旦看到他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作业,想要给自己“放松”一下时,家长就立即跟进了。一边是循循善诱,告诉孩子“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能将大好的时光给虚度了;另一边又给孩子送来一堆的家庭作业,或者给孩子安排相关的课程,要把孩子的所有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其实,家长最不希望孩子拥有的闲暇时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大多是在闲暇时间发展起来的。有了闲暇的时间,其一可以做一些自己能把控的事情,而不总是被动地听他人的安排。这样的把控感不仅有助于自身兴趣的激发,还能拓展视野,增强自己和现实生活、科学技术最新前沿等的联系;其二可以让自己在张弛有度的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知道何时该严肃紧张,何时该轻松活泼,体验那些苦思冥想的知识在休闲的状态下突然获得顿悟的喜悦,提升面对学习、面向生活的自信心;其三有助于激发自身的创造力,神经科学家认为,人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能给自己充分的心理空间,并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有利于调动大脑不同区域存储的相关信息,更能唤起创造力。
自由这个词,在教育者群体中很容易引起歧义。一些教育者以为,自由和纪律是一对矛盾,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要强调纪律;如果给孩子太多的自由,他们就会无法无天。那么,如果一个孩子端坐在座位上,老师要求他做什么他才会动一下,老师不要求他就纹丝不动,这样的孩子是否算是一个守纪律的人? 这很难说。靠限制行动、靠宣传和说教、靠指责错误,其实培养不出守纪律的人。给孩子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他就会想着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可能会走很多弯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会让他明白有条理地去做可以让事情更有秩序,慢慢地孩子就从中学到规则,明白规则在做事情过程中的价值。有了这样的体验,他可能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兴趣,说不定又会从中感知到事物的规律并顺应规律做更多有益的探索。处于自由状态孩子的这种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更能激发他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理解,让他们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如何做才能将事情做成。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你会担心他对社会有畏惧之心吗?
本文地址:http://www.ksxb.net/quote/7632.html 海之东岸资讯 http://www.ksxb.net/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