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师  系统  蒸汽  经纪  参数      行业  设备  机械 

多款App被曝侵权!记者实测:部分问题已解决,但仍有新乱象

   日期:2024-03-27     移动:http://www.ksxb.net/mobile/quote/1117.html

原标题:多款App被曝侵权!记者实测:部分问题已解决,但仍有新乱象

大家玩手机的时候

是不是都和大件事君一样

打开APP后小心翼翼

生怕跳转到其他应用……

还有骚扰电话、短信来袭的时候

往往十分恼火

到底哪个软件又在泄露信息

前不久,工信部通报了

31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上下滑动查看名单

南都记者通过实测、调查

揭露这些热门APP是如何运用套路

布下一道道“陷阱”!

记者实测:

多款APP在通报后有所改进

在工信部通报的这份名单中

共有10款APP存在

“开屏弹窗乱跳转,误导用户”的情况

3月11日,南都记者实测发现

多款APP在通报后有所改进

一起来看3个案例

1

闲鱼

实测中南都记者看到,闲鱼APP仅有三秒的开屏广告,广告内容为闲鱼APP“龙抬头”日设置的活动广告,并且点击右上角跳过广告即可关闭。

南都记者观察到,虽然“乱跳广告”的现象在闲鱼APP内没有出现,但却能从其他软件跳转到咸鱼。

实测过程中,南都记者点开豆瓣APP,摇晃了一下手机,屏幕则立刻跳转到了闲鱼APP的活动界面上。不过相比于轻轻一碰就跳转,豆瓣的广告页需要有一定的晃动范围才会触发。

2

高德地图

从目前实测的结果来看,高德APP相较之下整改效果较好。

南都记者打开APP时只有高德地图的开屏界面,它不仅取消了其他第三方应用的开屏广告,并且开屏页占用时间也十分短暂,进入应用界面的速度较快,记者甚至都来不及截屏。

3

下厨房

一位名为“小梁同学”的网友,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使用“下厨房”APP的视频。“下厨房”同样位列此次工信部通报名单,通过视频南都记者发现,该APP频密的广告对用户很不友好。

经过联系,南都记者采访到了“小梁同学”,其告诉记者,“下厨房”作为美食菜谱类APP常在家庭中被使用。

“下厨房跳转太夸张了,我妈妈的手机直接被它弄傻了。”小梁表示,“妈妈的手机动都没动就一直跳转,跳到广告那出不来,好不容易退出来点进去又直接跳到广告,很恼火。”

vivo应用商店的评论区也涌现了大量用户投诉。

实测当天,南都记者再次打开下厨房APP进行测评,发现摇一摇跳转广告的情况已经消失,只有五秒的第三方应用广告,且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按钮进行关闭,使用体验相较以往已经有较大改善。

网友吐槽套路满满

“指甲都不敢留长”

南都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

以“APP 广告 跳转”关键词搜索

许多网友都表示有类似经历

“手机稍微动一下就到购物平台了,玩手机的时候我都不敢笑,怕笑完一抖直接把我送过去了。”有网友吐槽。

购物平台APP在用户界面中加入了“摇一摇”功能,本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增加交互乐趣。然而,这一功能在实际操作中却演变成了频繁触发广告跳转的“帮凶”。

这些开屏弹窗不仅“乱跳转”而且还“关不掉”,关掉广告的按钮以极其隐蔽的方式安插在视线盲区,甚至明明找到了、点中了关闭按钮但还是进入了广告。

“我现在指甲都不敢留长了,怕不小心就触到跳转按钮了!”家住龙华区的陈女士无奈调侃道。

不仅如此

一些不良商家利用跳转广告诱导用户点击

进而推销劣质商品或服务

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

陈女士抱怨道:“都说某平台买东西便宜,但广告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妇女节,点进去就是三八节红包领取,388红包卷、五折、满200减50、限时秒杀等倒计时弹窗一个接一个,结果是被这些广告冲昏头脑下单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陈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在社交平台上,南都记者发现,因“乱跳转”误导消费的网友也不在少数,其中不乏资深网友“老马失前蹄”,掉进诱导跳转的陷阱,消费广告被包装在“公益”“高仿”的外壳之下,令网友真假难辨。

网购达人王先生表示,他平常很喜欢在网上购物,应该是身经百战了,但是却被“李鬼购物页面”骗进去消费过,网站相似,价格更低,最关键的“二手信息”字样被有意淡化

图源:IC photo

事实上

近年有关部门多次发布整改通知

为何还总有APP“硬刚”?

南都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开屏弹窗广告“耍赖”的真相,业内人士表示,弹窗广告转化率要比其他广告高很多,而与弹窗广告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相比,其违法成本不值一提。

该业内人士表示,有关部门要求APP要在显著位置展示“点击跳转第三方”标识,但现在流行的“互动点击”开屏广告,甚至把开屏广告设置成可全屏点击,其目的都是收获大量用户的误触,以此来获取经济效益。

侵犯用户隐私惹人忧

“权限索取、用户协议看不懂”

除了开屏乱跳转的现象屡禁不止

让消费者叫苦不迭的

还有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在工信部通报的名单中

超过一半的应用软件所涉问题为

“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其中,中油好客e站APP被指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及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在通报发布后,仍有用户指出该应用的“隐私政策”与“用户协议”页面存在文字过小、排列过密的问题。

对此,公司表示在接到通报后已着手整改,并已修正被指出的问题。3月11日,南都记者实测使用APP,发现字体已经做了加大处理。

同样被工信部批评“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还有“模拟来电”APP。

该应用曾被吐槽有“八百个心眼子”,他们在系统界面提供了开通权限按钮“忽略”,但曾有用户反映点击“忽略”后便无法提供相关服务,因此仍存在强制收取个人信息的情况。

南都记者实测后发现,忽略开通权限的按钮也可以正常使用应用的简单功能,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基础使用需求。并且APP在“隐私政策”页面中给出了对应权限的目的,对用户做出了解释,也有撤回隐私政策这一选项,给网友收回权限许可的机会。

通过测评可见,该APP已进行了整改。但其“用户协议”的界面相对“隐私政策”的界面来说字体要小得多,该页面仍然存在字体小、排版密的问题。

部分应用盯上老年用户

新的乱象仍在不断出现

南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APP还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喜好和焦虑

为老年用户定制“流量深坑”

在深圳从事自媒体行业的小曹谈到这个现象就很生气,他父亲的手机常常有“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信息的弹窗,然后手机就被稀里糊涂地安装了好几个手机管家、清理大师等各类App。

南都记者了解到,一些软件在安装后会偷偷收集用户信息,进行数据画像,给老年用户标注“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随后,各种劣质内容、欺骗套路的广告,就会定向往这类老人的手机上推送。

在采访中,不少用户感叹,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他们是互联网领域的“年轻人”,也是互联网领域的“弱势群体”。面对复杂的网络套路,往往难辨真伪,一旦放下戒备心理就容易被骗。

图源:IC photo

小曹告诉南都记者,工信部列出的31款存在问题的APP只是众多乱象的冰山一角,如今还有不少新乱象出现,比如点开地铁乘车码过闸机之后弹出某购物小程序界面;跟朋友聊天谈及某件物品随后就在某书首页刷到……

在调查中,不少用户表示,他们在使用APP时经常会被这些广告打断,导致原本的计划被打乱,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问题。

图源:IC photo

在采访中,多名业内专家指出,一味把用户当羊毛薅,甚至以坑骗用户为目的,不仅引发用户反感,还可能被相关部门下架。比起和用户“斗智斗勇”,更应把精力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上。

深圳市人大代表、广东深宝律师事务所主任黄振辉进一步强调,App治理方式应当坚持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目标导向,将治理重心落实到各类常见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技术霸凌上,尤其是在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保密、App功能选择等领域,更应当以常态化监管措施保障APP的良性发展。

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

人民的分量,其重无比

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人民的分量,其重无比。“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方都市报推出民生栏目“新坐标”《进一步》,着眼群众民生诉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民生的具体实践做出积极评价,并结合专家学者意见推出建设性观点,进一步提高民生问题关切。

民生现场,我们,不仅是同行者、更是推动者 。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深圳大件事(nandusz)、N视频报道

监制:陶然

策划:付可、杨红辉

统筹:南都记者 潘莹瑜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实习生 罗梓文

编辑:余思敏

? 深圳市委原常委、原副市长黄敏,被查

? 深圳最新公布!网友怒赞:希望全国推广

? 世卫警告:“X疾病”可能暴发!国家疾控局回应

N视频

点个“赞”和“在看”呗!????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ksxb.net/quote/1117.html     海之东岸 http://www.ksxb.net/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